SPC的特點和實施
SPC特點:
1 可以全員參與,而不僅僅是依靠少數質量管理人員;
2 強調通過統計學的方法來保證預防原則的實現;
3 不是用來解決個別工序采用什么控制圖的問題,SPC強調從整個過程、整個體系出發來解決問題。
4 能判斷整個過程的異常,及時報警。
要想達到工程準確度 ( Capability of Accuracy ),必須首先確定管制項目的標準值。
設定管制項目標準值的目的,就是希望以該值制造出來的各種產品的實際值,能以該標準值中心,成左右對稱的常態分配,而制造時也應以標準值為目標。工程準確度(Ca)評價目的就在于衡量制程平均與標準的一致程度,有時工程準確度指數又稱為正確度指數。
實施SPC通長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分析階段,二是監控階段。在這兩個階段所使用的控制圖分別被稱為分析用制圖和控制用控制圖。
分析階段的主要目的在于:1 使過程處于統計穩態;2 使過程能力足夠。
分析階段首先進行的工作是生產準備,即把生產過程所需的原料、勞動力、設備、測量系統等按照標準要求進行準備。生產準備完成后就可以進行,注意一定要確保生產是在影響生產的各要素無異常的情況下進行;然后就可以用生產過程收集的數據計算控制界限,做成分析用控制圖、直方圖、或進行過程能力分析,檢驗生產過程是否處于統計穩態、以及過程能力是否足夠。如果任何一個不能滿足,則必須尋找原因,進行改進,并重新準備生產及分析。直到達到了分析階段的兩個目的,則分析階段可以宣告結束,進入SPC監控階段。
監控階段的主要工作是使用控制用控制圖進行監控。此時控制圖的控制界限已經根據分析階段的結果而確定,生產過程的數據及時繪制到控制上,并密切觀察控制圖,控制圖中點的波動情況可以顯示出過程受控或失控,如果發現失控,必須尋找原因并盡快消除其影響。監控可以充分體現出SPC預防控制的作用。
在工廠的實際應用中,對于每個控制項目,都必須經過以上兩個階段,并且在必要時會重復進行這樣從分析到監控的過程。